Search


牧絲塔淺聊「攝影眼中的減法與加法」,相信玩攝影的人都聽過加減法這個攝影心法,那究竟什麼是...

  • Share this:


牧絲塔淺聊「攝影眼中的減法與加法」,相信玩攝影的人都聽過加減法這個攝影心法,那究竟什麼是減法,什麼又是加法,今天分享一下簡易心得。

減法可以是:選擇,捨去多餘,集中視覺,細緻觀察。
加法可以是:決定,帶入,加入想法,添加元素。

例如:
範例一:選員工就是先減法再加法,我必須從報名的茫茫人海中進行員工的篩選,這就是刪除掉其他不必要的人「減法」,然後再加入我選上的菁英「加法」,所以選員工可以說是『先減法後加法』。

範例二:攝影也可以是先減法後加法,我必須從雜亂的環境中,捨去不必要的物件及元素,讓畫面維持乾淨的程度,在加入我的想法或引導面,所以我對攝影的認知也是『先減法後加法』。

範例三:料理也是先減後加,我必須要在一整個菜市場,以篩選「減法」的方式去挑選我要的食材,而決定食材也是一種加法,在料理中決定加入的調味或是獨家配方,也是一種加法,因此,料理也可以採用『先減法後加法』來描述。

範例四:找模特兒其實也有很有意思的分析,剛接觸攝影的攝影朋友,在找模特兒很可能就會是『加法』,而作品不錯又有一定水準的攝影師,就會是先減後加了,這邊大家有聽明白嗎? 一開始接觸的攝影師,沒有模特兒拍,很可能必須一個一個朋友或者模特兒很誠懇的詢問才有機會邀約到模特兒,而後者則是,一發個主題出來,便會一堆模特兒搶著想報名參與,這就必需從這麼多模特兒中,篩選出一個符合主題的模特兒就是『先減法後加法』了。

畫畫跟化妝其實算是加法的一種,平時我們就一張臉或一張白紙,慢慢的往上加東西,但如果又多了選模特兒或紙張的選擇,那也算是先減後加了。

結語:為什麼我平時在教學時,時常鼓勵學生盡量不要『依賴散景』及『大光圈』,拍散景並非不好,而是你可能會少了磨練『攝影眼-加減法』的機會,畢竟每個環境都有其空間感及物件平衡,如果太常依賴散景,你就很少學到加減法運用,未來就很可能不太會取景,又或者把景拍的雜亂不堪,這就是沒熟練加減法所致。

如果攝影不會「減法」的話,照片就會像垃圾場一樣雜亂不堪。
如果攝影不會「加法」的話,照片就會像白紙一樣毫無內容。

#以上簡單心得分享
#歡迎大家來討論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人生哲學:心理學,觀察學,行銷學。 攝影講師:台灣北中南都會不定時開課。 手機攝影師:所有的作品皆為手機拍攝。 最誠實手機評測 : 各廠牌手機使用心得分享。
View all posts